总分馆制:

  • 首页
  • 本馆概况
  • 720全景
  • 数字体验
  • >传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传承动态

    返回首页

    邯郸非遗——馆陶印迹(四)

    发布时间:2024-01-12 03:20:35    浏览次数:476次

    蛤蟆嗡

    馆陶蛤蟆嗡戏源于河北省武安市一带的“武安落(lao)腔”。大约在清末民初时期,流传到馆陶县。后来,“落(lao)腔”又吸收了本地的四根弦、河北梆子的某些声腔并加以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点的馆陶地方小戏。由于这种戏的主要乐器“蛤蟆嗡板胡”音质低沉浑厚,加上过门中有“51”音符反复出现,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戏称为“蛤蟆嗡”,后遂以此为名。

    蛤蟆嗡虽是民间小戏,但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俱全,主要剧目有《王定保借帐》、《蓝桥会》、《赶三关》、《夜宿花亭》、《马前泼水》、《吕蒙正赶斋》、《老少换》、《杨二舍化缘》、《梁祝下山》、《劝嫁》、及连台本戏《刘公案》等20余个。

    蛤蟆嗡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板]、[流水]以及[娃娃腔]、[发腔迷子]等。唱词以七字句的上下对偶句为主,也有十字句的,间或有八字、九字等字数不等的长短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馆陶“蛤蟆嗡”有了较大的发展,曾有过20余人的“自乐班”,购买戏箱,在舞台上进行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党和政府对这一稀有剧种非常重视,组织了专职演出队,进行演出。1959年下半年,县里成立了“馆陶县蛤蟆嗡剧团”,赴周边县市演出,大受欢迎。在此期间,剧团专业人员对蛤蟆嗡传统唱腔及伴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来源:文旅馆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