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制:

  • 首页
  • 本馆概况
  • 720全景
  • 数字体验
  • >传承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传承动态

    返回首页

    邯郸非遗——涉县印迹(十)

    发布时间:2024-06-28 13:06:00    浏览次数:278次

    涉县赛戏

    赛戏,又称“赛”、“大赛”,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是我国戏曲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有“戏剧活化石”之称。赛戏源于古代祭神赛社活动,赛的本意是报祭,形成于宋金时期,曾流行于晋冀蒙陕等地。

    涉县赛戏与道教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山神、女娲是主要的供奉对象。每年元宵节和山神庙会期间演出,全民参与。赛戏的主要内容是迎神活动。活动分两回,第一回正月初五,规模很小;第二回正月十三,当天迎接之路要搭起松柏枝牌坊,黎明前香首们将山神牌位迎至禁坡山前,摆上供品,在此留住一宿。十四日黎明前在社房院集中全村数百号人,有赛戏剧团、秧歌队、花灯队、高跷队、武术队等,群众跟在迎神队伍后,祭祀仪式完成后神辇在村中各个街巷游走,最后回到社房院。演出队伍先在神像前简单表演几个动作,之后在院场表演。

    赛戏剧团表演从乐器、道具、服饰、唱腔、唱词与现代戏剧有明显区别:武打场面较多,人物也是帝王将帅出场,两边人马均是以帝携帅,或是帅带将,而无一兵一卒,女角更稀少,仅在《大会垓》“霸王别姬”场面以及《长坂坡》夫人突围场面出现,并且是男扮女装。唱腔一般分为四种:大唱、小唱、平腔、挑腔。戏词多以七言诗为主,白话为补充。剧本又称为“杜本”,皆为明代前或明代的朝纲军政大事,最早为商末故事的《池县》,最晚为明代故事的《挡将》、《宁武关》等,杀伐气氛较为浓厚。伴奏乐器有两面大鼓、两面马锣。戏装有十二多种,但主要为蟒袍和铠甲,帝相穿蟒袍,将官穿铠甲。

    民间保存有手抄本赛戏戏谱,代表作品有《火烧战船》、《苄门关》、《长坂坡》、《挡将》、《登州》、《擒彦章》等。涉县赛戏有戏曲活化石的学术价值、山神信仰的渊源价值、民俗活动的学术价值、古文化的传承价值。

    涉县赛戏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