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制:

  • 首页
  • 本馆概况
  • 720全景
  • 数字体验
  • >文化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信息

    返回首页

    《艺术·理解》:孤独又灿烂的艺术之旅

    发布时间:2020-09-11 09:32:13    浏览次数:2555次

    动人的艺术常常有着令人不悦的一面,但它却会在某个瞬间,或早或晚击中你的心,将你的沉着坚定彻底打碎,让你怀疑、追问、探寻甚至重新排列组合你对世界的认知。
          严肃的艺术论著同样有着令人不悦的一面。譬如,专业名词众多、流派林立、枯燥无味,让你翻动几页瞬间就想无奈放弃。然而,这些都无损它们的闪亮之处,正是由于这些令人不悦的所在,才使得我们重新正视自己,正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
         许中云新近出版的《艺术·理解》就是这样一本书。这个看上去名字都起得不那么艺术的书,翻开前几页就让人有些打“退堂鼓”。作为著者多年研究的结晶,这本艺术理论著作有着足够闪光的点,剥开它披着的“形而上”外衣,内里一直谈论的是,作为人类的我们,古往今来一直持续追问的问题:艺术何为?
         这个问题很严肃。艺术之于我们到底价值何在?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尝试给出自己的解读。在《艺术·理解》的作者看来,艺术增进人们的“理解”,即传统认识论中的“认识”或“知识”——艺术增进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以及对自己的理解。
    艺术是一种认知
         我们都熟悉苏格拉底的那句刻在希腊神庙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在认识自己之外,如何认识世界?艺术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到底起什么作用?
    《艺术·理解》一书所秉持的是亚里斯多德一脉的“艺术认知论”。亚氏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描述的不是偶然性的事件,而是事物的可能性。艺术并不干扰人们对理性的追求。“一出精心构思的悲剧所传达的人类本性的真谛不亚于一部哲学论著。”
         《艺术·理解》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艺术与科学并置——它们只是人类“构造”世界或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而已。在作者看来,艺术价值无疑就在于:艺术与科学一样,也是一种认知——“有我之知”。
    作者对于“认知”或“知识”的理解,融入了当代认识论的成果——“理解”替代了“知识”,成为人们认识所追寻的目标。因为,“理解”比“知识”拥有更为广泛的意义空间和适用性,“理解并不是一个确定最终的认识论成就的仓库,而是一个进一步探究的出发点。”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艺术·理解》的作者认为,“理解是逐渐深厚的过程”。认识是永远不断变化的,比如人们对时间、空间的认知。几百年前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与现在的人们不同,几百年后人们的认知也会与现在的人们不一样。即使是自然科学,也是在不断变化——认知是不断丰富深入的过程。
    人类的“理解”,曾被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人们的日常经验告诉自己:感性和理性永远分不开。就如同“古道西风瘦马”,短短六个字再现了一个场景。一个人未必见到一条古道、一阵西风,或者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却立即感受到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在《艺术·理解》看来,这就是一种“理解”。“很多人完全没有古人的体验,但每个人只要读到这一句就知道,这是一个凄凉的情境。艺术家的成就就在于此,他们把包含了感受、情感、认知的“理解”传递出来。行走在人生这条道路上,孤单一人的心境和你对人生的体悟都写在里面。然而,你用其它方式或词语描述都没有这么动人。艺术作品就是独一无二的理解加上独一无二的表述方法——马致远用文字,而贾科梅蒂用雕塑。
         艺术作品存在相互竞争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它放在艺术的世界同样适用。
         那些能载入艺术史册的名字多是经过了时间的千锤百炼。所谓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所能看到的那些佳作无一不是经过看不见的战争硝烟,有的是在同时代的厮杀,有的是跨时代的对决,这涉及到艺术经由艺术家之手创造出来之后,进入的另一个环节:艺术流通或艺术传播,其显著特征就是“认可”。
         《艺术·理解》中有很多例子,艺术作品正是在流通或者传播的过程中相互竞争。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认可”有时是滞后的,“沧海遗珠”得以重见天日的故事,我们首先会想到那个咬耳朵的梵高。在他生前,他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在他身后,他声名显赫,光芒万丈。这个时代不被认可,到另一个时代可以得到认可;这个时代得到认可,又被另一个时代忘记。这种现象在艺术史上非常常见。
         艺术作品经历时间的检验,最后在历史上留芳,其核心是“交流”。《艺术·理解》分析说,艺术作品正是在传播环节中被人接受,被人“认可”。西方当代艺术先驱杜桑说:“艺术作品的有名程度看它被讨论的程度。”但这只是在认可的“广度”上的一个描述,而“古道西风瘦马”的孤寂,是人们情感理解“深度”上的共鸣。
         用当代艺术家马克·罗斯科的观点来看,艺术就是一场闯入未知世界的冒险。艺术家的职责就是引导观众用艺术家提供的方式去观看世界,而不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他的另一句话或许更有说服力。他说:“绘画的生命依仗观者的默契共鸣”。这让人想起物理学家霍金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到,人世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霍金说:“大概是一种遥远的相似性。”
         动人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理解之中,掌握这“遥远”与“相似性”之间的分寸感,才得以在历史流传中不断“吸粉”。
    影像是当代最具表现力的艺术
         通过“交流”,艺术作品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认可。那么,在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炸裂”的当代,人们为什么会对当代艺术有那么多困惑呢?
         《艺术·理解》认为,人们的理解不断深厚,与艺术密切相关的“自然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在当代,艺术作品常常变成一种需要“解释”的存在。“面对很多当代作品,几乎对你的感受、情感没有冲击力。比如看苏拉吉的黑色绘画,就是一团黑,你一头雾水。要看懂一幅画,我们更多需要通过思考,主动去了解艺术家的履历、故事和创作阶段。这不是通过你的感受、情感得来的,恰恰通过你的理性思索得来。这成为很多当代艺术作品的特点——它需要你的理性思考参与。”
    在当代,艺术作品的竞争更加白热化。美术馆、艺术家、艺评人、同时代的人的推荐,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话语权。信息爆炸让人们看到不同人和机构的观点,由此,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外界信息的干预。譬如,一场艺术拍卖会之后,人们都在津津乐道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拍出“天价”,破了记录,那么以后讨论这个艺术家时,拍卖价格也会左右我们对艺术家的“认可”。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媒介也在发生巨变,进入了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传统的“七大艺术”不断扩展为八大、九大、十大。《艺术·理解》的作者认为,当今时代多媒介交错,传统绘画不再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影像作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方式。“我们可以亲身体会,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投身的那个行业就是这个时代最有朝气的行业。作为这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不管是误解也好,误读也好,都希望有更多的观众。作为影像,它的传播力无疑是最广的。”
         著名艺术史学者西蒙·沙马说:艺术即历史,它记录了帝国兴衰、世界演变,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带给我们新思想、新视界。通过艺术,我们既能创造和谐的理想世界,又能忠实记录身处的世界,甚至得以从日复一日的现实生活中逃离。尽管人生短暂,艺术却令我们得以一睹那些相对不朽的事物。
         阅读《艺术·理解》,仿佛跟随作者展开一场追问艺术价值和意义的华丽冒险。当然中间有“晦涩”的石头拦路,但是不要惊慌,其中对艺术“理解”的视野扩展,定然让你这趟旅程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