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非遗——涉县印迹(五)
发布时间:2023-08-23 11:16:43 浏览次数:1234次
平调落子
简介
所属类别:传统戏剧
批次:第五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调落子是涉县古老的戏曲剧种,产生于明末清初,流行于邯郸地区。涉县平调落子是涉县平调和落子的总称,是涉县的两个地方剧种,因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合称涉县平调落子。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落子由涉县民间所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初为撂地摊演出,清代中叶搬上舞台。“平调落子”主要分布在河北省邯郸区域,邯郸、武安、涉县境内。
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涉县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涉县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1954年正式成立涉县平调落子剧团,把农村好的演员招收到县剧团。郭沫若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观看涉县平调落子剧团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并题词“扁担剧团,上山下乡的模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步伐,“平调落子”剧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代表剧目有:《借娃娃》、《风雪荒源》、《钟馗嫁妹》、《徐策跑城》。拍摄四集戏曲连续剧《彩云》和大型现代戏《山娃》等,均荣获河北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
传承人:李巨平(市级)
马建国(市级)
旱船
简介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批次:第七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跑旱船是我国广大地区一项传统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河北涉县东达村的跑旱船却与其它地方的跑旱船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一是船体大,船身造型逼真。二是演出场面宏大、壮观。三是表演形式特别,兼戏曲与舞蹈表演为一体,主要以古装表演为特点。四是音乐有别于一般的北方粗犷豪放而是音乐婉转细腻似江南的淮调。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东达村的跑旱船享有盛名,所以被称作“东达跑船”,或“东达跑旱船”。
跑旱船属于庆典型文艺表演节目,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演出,意在庆祝丰收之年或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国平安。东达跑旱船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相传,清咸丰年间,东达村任怀在山东萧县任县令,任职期满,回归故里时,从山东带回跑旱船这一文艺节目,以活跃村民节日文化生活。春节、元宵期间,组织村里爱好者排练表演。后逐步按照真船模样改造船体造型和规格,渐渐形成现在的模式。表演时,以传统戏曲选段为内容,配以乐器伴奏,唱腔优美、婉转,别具一番特色。以后逐渐成为村里一项重要文艺表演形式,代代相传。每逢春节、元宵节表演时,配以踩高跷、耍武术等其它文艺节目,形成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也常来观看,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区域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
传承人:刘腊拴(市级)
刘淑贞(市级)
木偶戏(南岗)
简介
所属类别:传统戏剧
批次:第二批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也称南岗机械木偶,也是民间花灯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民间,兴盛于唐朝,是古代劳动人民文化的沉淀,机械木偶“桃园三结义”是木偶戏的代表作品,是传承人杨新魁精工制作而成,作品长5米,宽2.5米,总高2.6米,分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5米长,2.5米宽,高1米一个高台,上面分别有刘备、关羽、张飞及桃树等物,三人形象逼真,身材魁梧,采用三角形对角座式,三人身高在1.6米左右用电机带动,四肢和头能同时活动。
主要用料是角铁、钢筋和铁丝及布料灯泡制成,白天看色彩艳丽,结构严谨,相貌逼真。晚上看内部灯光照射更具特色。刘备高贵典雅,关羽美须飘飘,张飞大眼圆睁,给观众留下很深刻印象,它属于传统戏剧。
南岗机械木偶从传承人杨新魁算起,已经传承了十几代。其主要展示时间都在春节,尤其在正月元宵节期间,以花灯为主,第一表演形式是转花灯,用蜡烛燃烧的热气流推动转轴上的剪纸人物在灯内壁旋转俗称《走马灯》,其表演内容有《西游记》《八仙过海》《金陵十二钗》等,第二表演形式是人工机械技巧的偶人偶兽:如《武松打虎》《寿星献果》《狮虎相搏》等,由于受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机械木偶没有太大的发展。尽管如此,也给民间带来了许多的欢乐,给节日增添了祥和的气氛。虽然后继乏人,现在传承人杨新魁依然钟情于木偶戏的制作。
传承人:杨新魁(县级)
(转自涉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