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制:

  • 首页
  • 本馆概况
  • 720全景
  • 数字体验
  • >项目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展示

    返回首页

    武安平调落子

    发布时间:2020-09-15 10:16:16    浏览次数:3326次

    武安市古时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便于发展地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独特的区域及其地理环境,使得武安平调、武安落子得以孕育、发展,并逐步成为较有影响的两个地方剧种。武安平调、落子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上世纪中叶。抗战时期平调落子称“红色剧种”,在解放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放后,平调落子发展到鼎盛时期。

    关于武安平调起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明代时武安有兄弟两个落魄文人,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开州平调亦称大梆子,流行于豫北、冀南一带);二说明末时,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武安平调的基本定型约在清代各种花部小戏盛行之时。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平调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得板腔体,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版、截板、散板、以及二回头、倒三梆、一串铃等。代表性剧目有《两狼山》、《三进帐》、《铡赵王》、《盘坡》、《董家岭》等200多出。

    艺人多为本县人,故以武安话为基础韵白,有的戏、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风格淳正朴实。

    武安落子源于民间曲调,经历代艺人口传、加工、改革,逐步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其最初称为“硬歌”,即无乐器,坐着硬唱,后逐渐发展为一人脚踏小鼓,手持竹板,顺口编唱。至明末清初,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打霸王鞭”、“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硬歌”的曲调与“翠月檀香”舞蹈形式相结合,构成了武安落子的早期艺术。此后,唱腔、戏装、道具、化妆、伴奏均有发展和改进,形成独特的风格。

    武安落子行当主要有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武安方言与曲调结合非常紧密,保留有大批的入声字。悲腔和哭迷子的哭唱,声调高亢,起落也大,颇类当地办丧事时妇女的哭腔。流水板则如从容不迫的日常叙话,亲切自然。代表性剧目有《借髢髢》、《端花》、《老少换妻》、《王定保借当》等百余出。